宴安鸩毒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。
出处《左传 闵公元年》:“宴安鸩毒,不可怀也。”杜预注:“以宴安比之鸩毒。”
例子直至桂军发难,边隅震惊,始知宴安鸩毒之不诬。孙中山《报告陈炯明叛变致本党同志书》
基础信息
拼音yàn ān zhèn dú
注音一ㄢˋ ㄢ ㄓㄣˋ ㄉㄨˊ
繁体讌安鴆毒
感情宴安鸩毒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近义词晏安鸩毒
英语Living at leisure is like drinking poisoned win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魑魅魍魉(意思解释)
- 强中自有强中手(意思解释)
- 囊萤映雪(意思解释)
- 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(意思解释)
- 穷乡僻壤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百步穿杨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反戈一击(意思解释)
- 息息相关(意思解释)
- 西学东渐(意思解释)
※ 宴安鸩毒的意思解释、宴安鸩毒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 | 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 |
| 不正之风 |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 |
| 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| 严刑峻法 | 峻:严酷。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。 |
| 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| 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| 顾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 |
| 苦思冥想 | 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|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| 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| 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| 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| 满招损,谦受益 |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|
| 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| 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| 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| 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| 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| 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| 性命攸关 | 攸:所。形容事关重大,非常紧要 |
| 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| 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| 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
| 打开天窗说亮话 | 比喻无须规避,公开说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