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口葫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捂着嘴笑。
出处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昔郑人以乾鼠为璞,鬻之于周;宋愚夫亦宝燕石,缇十重。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,斯文之族,无乃类旃。”
例子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6章:“我还不免掩口葫芦,想不到我竟然闹了这么一场笑话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ǎn kǒu hú lú
注音一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
繁体掩口葫蘆
感情掩口葫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暗笑。
近义词掩口胡卢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拨云见日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释)
- 又红又专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释)
- 头面人物(意思解释)
- 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(意思解释)
- 没里没外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归马放牛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走南闯北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无穷无尽(意思解释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※ 掩口葫芦的意思解释、掩口葫芦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舍安就危 | 舍:放弃;就:趋,从。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。形容违背常情,不理智。 |
| 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。 |
| 劳燕分飞 | 劳:伯劳;鸟名。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;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。 |
| 卬首信眉 | 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气昂扬,不随波逐流。 |
| 靡所底止 | 谓没有止境。 |
| 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
| 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| 败俗伤风 |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 |
| 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| 祸国误民 | 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 |
| 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| 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| 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| 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| 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| 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| 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| 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| 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 |
| 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| 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| 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| 穷愁潦倒 | 穷愁:穷困愁伤。潦倒:颓丧,失意。形容贫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样子。亦作“羁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穷愁”。 |
| 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| 千里命驾 | 命驾:命人驾车。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| 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