刬草除根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斩草除根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
出处语出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 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连枝秀》:“半世连枝带叶,算从前,历尽虚花,一朝刬草除根,到此际方成结果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chǎn cǎo chú gēn
注音ㄔㄢˇ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
繁体剗草除根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可多得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坏法乱纪(意思解释)
- 蝶粉蜂黄(意思解释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走南闯北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- 举世无敌(意思解释)
- 口坠天花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饿殍满道(意思解释)
- 慢条斯理(意思解释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释)
- 饱学之士(意思解释)
- 一弹指顷(意思解释)
- 去住两难(意思解释)
- 岂有此理(意思解释)
- 红尘客梦(意思解释)
- 泥塑木雕(意思解释)
- 尾生丧身(意思解释)
- 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(意思解释)
- 自负盈亏(意思解释)
※ 刬草除根的意思解释、刬草除根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青山绿水 | 泛称美好山河。 |
| 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| 惊心动魄 |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
| 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
| 饿虎吞羊 |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|
| 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| 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| 气吞牛斗 | 牛:牵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气魄很大。 |
| 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道山学海 |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
| 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| 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| 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| 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| 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| 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| 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| 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| 众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 |
| 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贵。 |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| 息息相关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关连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| 服气吞露 | 服气:导引之术,即气功。指修炼道术。 |
| 一目十行 |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
| 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| 高步通衢 | 见“高步云衢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