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。
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5回:“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,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iǎng guó jiāo bīng,bù zhǎn lái shǐ
注音ㄌ一ㄤˇ ㄍㄨㄛˊ ㄐ一ㄠ ㄅ一ㄥ,ㄅㄨˋ ㄓㄢˇ ㄌㄞˊ ㄕˇ
感情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。
近义词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
英语In war time no one ever kills an envoy, when he comes to make contact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春风化雨(意思解释)
 - 卑谄足恭(意思解释)
 - 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(意思解释)
 - 故家乔木(意思解释)
 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释)
 - 以权谋私(意思解释)
 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 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 - 叫化子(意思解释)
 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 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 - 雄心壮志(意思解释)
 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 - 诈奸不及(意思解释)
 - 安眉带眼(意思解释)
 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 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 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 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 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释)
 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 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 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 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 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 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 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 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 
※ 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的意思解释、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逆道乱常 | 指违背道德纲常。 | 
| 不屑一顾 | 不屑:认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顾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 
| 众多非一 | 指类别甚多,不止一种。 | 
| 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 
| 多才多艺 |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| 
| 价值连城 | 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。形容物品很珍贵;价值很高。 | 
| 长夜之饮 | 指通宵宴饮。 | 
| 逸游自恣 | 逸:安闲;自恣:放纵自己。安闲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纵自己。 | 
| 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 
| 暮史朝经 | 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| 
| 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 
| 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 
| 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|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,祸事却会接踵而至。 | 
| 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 
| 推三阻四 | 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 
| 燕雀安知鸿鹄志 |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 
| 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 
| 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 
| 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 
| 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 
| 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 
| 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 
| 胜友如云 |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 
| 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 
| 迭床架屋 | 床上搁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、累赘。 | 
| 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 
| 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 
| 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