蒹葭倚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蒹、葭:价值低微的水草,比喻微贱。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。
出处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小女娇痴慕学,得承高贤不弃,今幸结此良缘,蒹葭倚玉,惶恐惶恐。”
例子太太如此见爱,妾非木石,那有不感激的理,只是同太太并肩拍照,蒹葭倚玉,恐折薄福。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2回
基础信息
拼音jiān jiā yǐ yù
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 一ˇ ㄩˋ
感情蒹葭倚玉是中性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;用于谦辞。
近义词蒹葭玉树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服低做小(意思解释)
- 浑然一体(意思解释)
- 倒栽葱(意思解释)
- 反求诸己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严刑峻法(意思解释)
- 紫陌红尘(意思解释)
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(意思解释)
- 杜绝言路(意思解释)
- 百战百胜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异宝奇珍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牵肠挂肚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※ 蒹葭倚玉的意思解释、蒹葭倚玉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
混淆是非 | 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乱;使是非不清。 |
乐道安命 |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
难言之隐 |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 |
畏缩不前 | 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|
严阵以待 | 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 |
长夜之饮 | 指通宵宴饮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。比喻指挥、调动得心应手。 |
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|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同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云天雾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万无一失 |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万:形容很多;失:差错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抱恨黄泉 |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 |
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故态复萌 |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识时务者为俊杰 |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
勿谓言之不预 |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|
饱学之士 | 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 |
甘之如饴 |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